沧州人注意小龙虾又放倒5人,警惕横纹肌

你有没有想过?

当我们在吃小龙虾时

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炎炎夏季,

啤酒+小龙虾成为许多沧州人宵夜标配。

不过,

美味背后隐藏着疾病的隐患!

近日,

医院急诊科陆续收治多名

因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

吃了小龙虾后

排尿变成可乐色

“以前朋友聚会也经常吃小龙虾啊,不知道怎么这次突然中招了?”

8月6日下午,市民陈小姐通过手机叫了一大份清蒸小龙虾外卖,她和父亲俩食用,当晚8点多全部吃完。据陈小姐回忆,当时她大约吃了20-30只,父亲吃了5、6只,都没有吃虾头,而且还去了虾线。

当晚11点多,陈小姐开始觉得浑身不舒服。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以为是因为健身导致的乳酸堆积造成的肌肉酸痛,后来发现站立都困难,而且排尿的颜色成了可乐色。

凌晨3点多,医院挂了急诊。陈小姐说,经过医生的治疗,她和父亲的症状已经基本缓解。

叫了三盒油焖小龙虾外卖

差点要透析洗肾

35医院接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最严重的一位,险些要透析洗肾,目前,她已经连续住院8天。

家住福田区下沙的张小姐说,她是7月31日中午通过某外卖软件叫了三盒油焖小龙虾外卖,大约有2斤多。

当天晚上大约7、8点,她开始出现颈椎痛和背痛,痛到直不起腰、喘不了气,说话都没有力气,实在受不了了,她叫了救护车。

“到了第二天中午,就排不出尿了,医生说要插尿管,医院不放心,所以要求转院。”转院两三天后症状才慢慢缓解了,尿也能正常排出了。

“当时医生说如果用了药还排不出尿,就要做透析了,我真是吓死了,再也不敢吃小龙虾了!”张小姐坦言,其实这是她第三次吃小龙虾,前两次吃也没问题。

自己做的小龙虾也出事!

全身每块肌肉都在痛...

别以为惹事的小龙虾是因为食品卫生问题,亲手做的也没准会出事。

8月6日上午,家住福田区的李小姐买了六斤小龙虾,当场让人处理了虾线,回家后,她又用清水和牙刷清洗了小龙虾。

“从买回来到吃到嘴里,大概只隔了2小时,我们六个朋友一起聚餐吃的,但是由于做的不入味,我吃了近30只。”

李小姐说,到了下午,她就开始不舒服,一开始是胸闷、背痛、腹痛,然后大腿痛,从上痛到下,每一块肌肉都在痛。晚上7点半,李小医院就诊,均被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她的病情稍重,被留院观察。

医院:确实是因吃小龙虾出事!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周启棣介绍:“每年夏季,急诊科都会接到一些因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但像这次一下出现5单案例的情况不多。”

专家表示

患者病情确实因吃小龙虾导致,

但不能说吃小龙虾必然致病,

二者关联仍不明晰,

可能是某些人对小龙虾中存在的某种毒素敏感引起。

横纹肌溶解症:

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

小心点还是可以吃的!

第一,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饭店,少去大排档、小餐馆等卫生状况无法保障的地方吃小龙虾。

第二,不论是在家还是餐厅,吃小龙虾时都要格外注意卫生。在家吃小龙虾,买回后,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在水中放养一两天。烹调前,要先去头。再用刷子刷洗虾壳。此外,小龙虾一定要煮熟,一般应用中火煮30分钟。

第三,在餐厅就餐,如看到特别鲜亮,但虾钳较少的小龙虾,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应慎食。

吃小龙虾前,首先看小龙虾的外壳,如果表面颜色很深,并且发暗,说明虾的质量不好。其次看小龙虾的腹部,如果有发黑发暗或者有油泥也不要食用。最后扒开虾头部分,如果里面是黑的,说明烹调前虾就死了,不建议食用。

第四,小龙虾去了头吃。由于小龙虾生长环境污浊,吃小龙虾确实存在一些卫生隐患。

它的体内易积聚有害物质,特别是头部很容易吸附重金属和细菌。因此,吃小龙虾可能引起过敏和急性肠胃炎,龙虾的头颈有导致肺吸虫病的危险。

第五,除了要去掉虾头和虾壳外,吃小龙虾时还要除去虾线。这是因为,虾线里面装的是粪便,烹饪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可能藏有病菌。

具体做法是,把小龙虾的头去掉后,剥开虾背壳,将虾肉中间的一条从头部延伸到尾部的细线去除,这条细线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

小龙虾虽然美味,但每周食用最好别超过两次!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wah.com/zzzl/6280.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