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芜湖,一中学组织高三学生进行跑操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良好的状态迎接学习上的挑战。
遗憾的是,有一个班级在训练后出现了多名女生腿部酸痛症状,医院治疗后被告知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医院治疗也都没事了。
没想到在学校发布致歉的情况通报后,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有人认为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太差,运动后身体酸痛不是正常的吗?但也有人认为,连续深蹲个,然后再继续跑步,这让平时缺乏锻炼的学生无法适应,是不科学的运动导致的问题,学校的活动组织有问题。
其实,从学校的致歉来看,问题已经很明显,学校也承认了活动没有组织好,但初衷是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声音,似乎对该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批评,有人认为还是应该就事论事,有些批评的声音针对性太强,也很狭隘。一所百年名校,不至于被说得那么不堪,舆论不能走向极端,这几年芜湖一中在管理上的努力是看得见的,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努力的过程值得尊重。
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学生体质令人堪忧,一天2个小时的训练就出现腿部不适,想想广西军训18公里越野军训,这怎么比啊?
还有人说:学校这样组织也有问题,平时天天让体育老师“生病”,忽然间来这么大“力度”的运动,孩子们肯定是受不了,循环渐进才是办法,平时应该多组织学生们参加运动,否则这种“表面功夫”军训不要也罢!
这事说不清是谁的错,只是觉得有些悲哀。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好像现在成了一句口号,并且还是从娃娃开始就已是这样了,这事也说不好具体是怨谁,但是结果确实挺可悲,看着孩子们弱不禁风柔弱的体质,这未来交给他们能不能扛得住呢?
学校也有学校的问题,如果这群孩子从高一就坚持跑步、深蹲、跳高、跳远等加强运动,何至于几个深蹲就住院了?那要是偶尔为之的运动,腿疼那肯定是正常的,可为何又是偶尔为之呢?
孩子们变得越来愈懒了,在家里连楼都不愿下,更不要说运动了。啥都不会做,这以后的活谁去干?楼谁去建?地谁去种?
还有人说:因为在学校进行跑操训练竟然让多名学生住院,学校还要向家长们道歉,真是咄咄怪事,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为学生运动前热身不科学,但是根子还是在于学生体能素质太差,学校的教育畸形不均衡。
老实说,现在的学生真是“娇贵的”一代,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家长的溺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受不了一点点委屈。
更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受累”进行体育锻炼,每天上下学,有的家里距离学校只有几百米,也是家长开车接送。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普遍的好逸恶劳,养尊处优。
学校方面也是卷得很,因为知道孩子的“娇生惯养”,担心管教过严与家长产生矛盾,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教学上,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所以导致现在学生的体能普遍下降,每年军训或者上体育课,有关孩子晕倒和身体不适的事情多有发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我们的教育宗旨很明确,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种“全面发展”更多的是贴在墙上,喊在嘴里,写在报告中,与实际情况反差巨大。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学校现在有多少“小眼镜”,有多少“胖墩墩”,又有多少“娇无力”,这种畸形发展就会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