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消费小龙虾的旺季,在人们垂涎于小龙虾的美味之际,也经常听到关于小龙虾的各种忧虑,例如小龙虾是外来物种,生长环境肮脏不堪,甚至有传言小龙虾本是用来吃腐尸的,当然,这些传言并没有权威的证据,甚至很多也被辟为了谣言。
不过,最近有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市民因吃了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消息,而且病例还不少,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陆续报告了多例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病例。浙江、北京也出现了很多。这些病例的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前一天吃了小龙虾,而且数量还不少,结果晚上或第二天就发现,浑身出现酸痛症状,从颈背部蔓延到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剧烈酸痛,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因此,很多媒体和市民都把这个病因指向了小龙虾。
那么,问题来了,横纹肌肉溶解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横纹肌肉在全身分布很广,几乎所有可以运动的肌肉都属于此类,横纹肌肉溶解症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药物刺激、感染等,由这些因素来看,似乎和小龙虾关系并不大。毕竟不是所有当天在场的人员第二天都患了横纹肌肉溶解症,只是个例。
下面普及一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疾病概况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受损,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等细胞内容物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地区分布:该病呈高度散在发生,目前有病例报告的地区为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地,即使有病例报告的地区也无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我国报告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华东一带部分省市。
时间分布: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10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美国报告的病例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我国报告的病例食用小龙虾导致的病例90%以上发生在7~8月份。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为主,男女无明显差异。年龄和性别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病更可能与饮食习惯和方式有关。
病因及可疑食品: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有创伤、运动过量、饮酒、遗传性疾病、药物、感染和代谢异常等,部分病例有食用水产品的饮食暴露史,其中海产品和淡水鱼虾类是主要的可致病的载体。国外报告的可致病的食物有水牛鱼、大口胭脂鱼、鲑鱼、箱鲀鱼、梭子鱼、鳝鱼、淡水鳕、箱鲀、大西洋鲑鱼和小龙虾等,食用野生鹌鹑或也可致病。我国报告的可致病的食物以小龙虾为主,偶有食用蝲蛄、鲳鱼的病例报告。
当前正值小龙虾的消费旺季
医院温馨提醒:各位爱好“小龙虾”的食客们,食品安全风险该注意;建议市民谨慎食用小龙虾,提醒消费者不要自行捕捞进食野生小龙虾;要购买活的养殖小龙虾,烹饪前一定要清洗干净,烧熟煮透,不要进食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如果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医院就诊,并详细描述近期小龙虾进食史,以便于医生快速诊治。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