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永远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有悲伤、有眼泪,也有经验教训的总结。
现在全民都知道运动的重要性,您知道怎样运动更合理吗?不恰当的运动会带来哪些风险?不恰当的运动风险很多,今天我们就讲一个运动后造成血尿的故事。
患者张某某,男性,32岁,标准的“肌肉男”,为了追求健身线条更完美,加强器械健身训练两天,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且尿量明显减少。来到急诊科,医生追问病史,时值盛夏,全国高温,在室内健身房通风不够好,出了很多汗,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随后出现肉眼血尿,被送到急诊抢救间,查血生化提示:肌酸激酶U/L(正常值2~U/L),血钾5.8mmol/L(正常值3.5~5.5mmol/L)。诊断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剧烈运动后导致横纹肌损伤、肌肉溶解,从而引起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入血,经肾小球滤过,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内梗阻性急性肾衰竭。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肉酸痛等表现。过量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尤其在闷热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征致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20%~30%,危害较大。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诊断标准:
(1)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或剧烈活动的当时或以后出现;(2)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晕厥、恶心、呕吐、发热、肌肉无力及酸痛等症状;(3)尿量明显减少或出现肉眼可见的酱油色尿,即肌红蛋白尿;(4)血清肌酶谱显著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升高5倍以上;(5)血液、尿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升高;(6)尿蛋白阳性,尿隐血试验阳性。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生的原理:
(1)肌肉缺血、缺氧,大量乳酸堆积,加重肌肉损伤;(2)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氧自由基损伤;(3)肌细胞功能失调,加快细胞死亡;(4)肌肉过度收缩引起肌肉高热,甚至可达43℃,尤其是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导致横纹肌溶解、坏死;(5)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使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细胞破坏崩解,产生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征的预防:
本文提到的病例,这个年轻人在通风不好的室内健身房,运动量过大,出汗多,补充水分不及时,造成了肾功能衰竭,酱油色尿,付出的代价有点儿惨痛!这个患者当时的治疗是,家里人给他买了两箱碱性水,一天喝ml,一共是14瓶,真是喝水喝到吐,再加上静脉补液,将肌溶解产生的毒素加强排泄,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了,避免了做血液透析。
这个病例属于日常生活中并不太常见的极致情况,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运动或健身的情况,如何正确处理,避免运动带来的类似损害还是很重要的。如何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适应性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尤其是新兵和体质较弱者从训练时问、强度、耐热能力等各方面都要逐步递增;(2)应注意天气环境因素对运动安全的影响,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中午进行大运动量训练;(3)应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及维生素,鼓励少量多次饮水;(4)加强防范意识的宣传,运动者应了解在炎热和或湿热环境下过度运动可以对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不可勉强完成超量运动负荷,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治疗,防止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改善预后。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愉快的健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