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因食用小龙虾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令不少消费者谈虾色变,虽给小龙虾餐饮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仍然阻挡不了小龙虾爱好者的激情和食欲。朋友圈早就被颇具颜值的小龙虾刷屏,小编却一直未有吃过,小编不是很嗨森囖,真的很想吃囖于是特意去了解了小龙虾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各种科普知识。前日便冒着“生(满)命(怀)危(期)险(待)”去吃了一顿小龙虾。
果然,味道一级棒!!!
其实,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真的是因为吃了小龙虾而引起的吗?并不是。
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小龙虾以及如何安全地食用小龙虾吧!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呢?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专家说: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固定姿势压迫肌肉、过度运动、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毒虫咬伤、烧伤或被重物压伤,以及部分药物不良反应等都有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临床表现可见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外观: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尿。因本病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当急性肾衰竭病情较重时,可见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小龙虾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吸附能力特别强,它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位。
关于食用
1,小龙虾体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但是基本都在头部内。所以食用时一定要去头。切切不可贪图省钱将头部一并食用。鉴于大部分饭店为了省事出售的小龙虾基本都是含头的,那么食用前一定要将头部摘除掉。
2,虾线一定要去除,这个部位是仅次于头部第二脏的地方。很多饭店也是为了省事并没有去除虾线,因此建议大家尽可能的要买回家来自己做着吃。
3,清洗小龙虾要仔细,认真。外面卖的小龙虾,商家为了省事不可能给你特别仔细的清洗,而且很多无良商家会使用洗虾粉来清洗小龙虾,残留的洗虾粉的危害相当大。4,烹饪时间要足够,不能小于20分钟。外面的商家为了节省燃料费用和时间成本,很多的烹饪时间是不够的,这是有卫生安全隐患的。
5,在吃小龙虾的时候,如果发现龙虾的尾巴是直的,那么这些龙虾就是死虾,千万不要吃。如果是弯曲的,蜷缩着身体的,就表示是活虾,可以吃,并且有一定营养。
另外,小龙虾属于含嘌呤较高的食物,痛风患者不能食用,酗酒者慎食。
炎炎夏日,亲们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食用,亦不可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