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和烧烤大军抗衡天下的“麻辣小龙虾”重现江湖!!!天天晚上,只要有小龙虾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一大波人,围桌而坐,哈着啤酒扒着龙虾次着牛波,那叫一个滋儿!
然而,小龙虾固然好吃,可是小伙伴们不知道的是,这东西闹不好就让你的“肾”出毛病!
前几天,济南一男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历下区转山西路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就餐,当晚吃完就开始拉肚子,结果第二天早上更严重了,四肢无力不说,还发高烧!事发后,一直在家休息也没有上班,这都过去半个月左右了,还没有彻底好转,医生说这是得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罪魁祸首,竟然是半月前吃的那次小龙虾!!!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种: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其中,心肌及骨骼肌是有横纹的,人体的横纹肌大多是骨骼旁边负责运动的肌肉。 医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吴建永主任医师说:“肌肉由肌肉细胞组成,当肌肉受到大力撞击、长期压迫或是过度使用后会溶解,溶解后细胞壁会破掉,那么,细胞里的肌红蛋白就会跑到血液中去。肌红蛋白对人体是有损害的,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但由于它的个头很大,在排出的过程中容易堵住肾小管、肾小球,导致肾脏来不及排出废物,从而造成肾功能衰竭。同时,破掉的肌肉细胞还会分泌出大量的钾和酸性物质,严重时会引起心脏停跳。” 每年夏天,都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高发期 胡炜医师说,医院今年收治的第一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高发期,尤其是从五一节前后到七八月份,每年都会接诊到十几二十例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症状有轻有重。其中,不少患者和小徐一样,在发病前都吃过小龙虾。 昨天,记者还了解了一下医院、浙江大医院、浙江大学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情况,目前,医院还没有收治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人。小龙虾为什么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洗虾粉。二、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三、个人体质对小龙虾中的某种物质敏感。 “洗虾粉”是一种可以让小龙虾的卖相变好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草酸、柠檬酸和亚硫酸盐,“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又红又亮。 人若过多地摄入这两种高浓度的酸,会出现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胡医师说,这些症状小徐都出现过。因此他猜测,患有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很可能是吃了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但到底是不是,目前不能确定。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浅滩淤泥这些容易富集重金属污染物的地方。上海的科研人员曾对生活在上海地区的小龙虾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汞、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在小龙虾体内均有检出,但全部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而且大部分的重金属集中于虾鳃和内脏中,肌肉内含量很低。
如非吃小龙虾不可,那么你一定记住!最好不要吃头小龙虾只要是经过正规处理的,充分烧熟的,还是可以吃的。小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在加工小龙虾时,两鳃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鳃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最好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 在烹饪方式上,胡医师建议用蒸的(但这个很难做到,因为现在小龙虾最流行的吃法就是香辣)。长时间蒸煮可以有效消除小龙虾体内的有毒物质。不提倡煎炸等烹饪方式是因为,煎炸时间长容易导致虾肉变老,会影响口感,为了避免虾肉变老很多人会缩短烹饪时间,而烹饪时间太短是很难消除小龙虾体内有毒物质的。 吃的时候最好弃头,一般来说,虾蟹体内的毒素、寄生虫大都集中在头部。如吃完小龙虾出现酱油尿、乏力、腹泻,要切记!得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要再吃小龙虾。四肢乏力,不明原因的腹泻、腹痛,以及酱油尿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医师建议,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吃过小龙虾,以便尽早确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阻断肾功能恶化、衰竭,抢这个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上没有发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临床上也没法检测哪些人适合吃小龙虾。
“我们也很难判断市面上的小龙虾是否用过‘洗虾粉’。因此,预防相对较为困难,我们也只能建议患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康复后尽量不要再吃小龙虾了。”
温馨提示:
预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