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柴昕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逐渐攀升,淄博市正式进入高温季节。为确保在高温环境下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们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降低职业性中暑的风险,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针对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发出健康风险警示,旨在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公布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的天气状况。在此类高温天气下进行的作业,如野外考察、露天装卸、建筑施工、环卫作业、巡线巡检等,统称为高温天气作业。这些作业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中暑现象。按照《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41-),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快、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用人单位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积极改善作业条件:进行技术改革,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高温作业岗位设置休息室,休息室配备空调或风扇进行降温,针对高温作业岗位发放防暑降温饮料如糖盐水、盐茶水、含电解质清凉饮料、绿豆汤等。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应在每年高温季节来临前组织高温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对患有高温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高温职业禁忌证: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达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癫痫。
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自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救互救能力,制定高温中暑专项应急预案,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配备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生理盐水等。
合理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调整作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