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提示高温天气谨防三种职
6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提示,要加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预防和避免热痉挛等三种职业性中暑的发生。国家卫健委介绍,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热射病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用人单位应积极改善作业条件,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良好通风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此外,用人单位要合理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并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劳动者预防措施包括: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wah.com/jbyx/20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