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昌教授CRRT时,PKPD导向性应

导语:在12月3-6日召开的首届西湖国际血液净化论坛上,第二医院陈德昌教授介绍了患者接受CRRT治疗时,为何应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PK)和药物效应动力学(PD)来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陈德昌教授指出:全身性感染是AKI的危险因素,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刻不容缓。但由于亲水性与亲脂性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往往导致患者PK和PD发生明显变化。对于危重病患者,常常出现水溶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增加,BP改变,肾脏和肝脏功能不全导致的清除率(CL)降低,全身性感染早期高动力状态时CL异常增加等。此外,CRRT治疗本身对药物代谢也存在影响。最终使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变的极为复杂。

陈德昌教授指出:要想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应明确药物自身因素对分布代谢影响:如小分子药物常以弥散方式通过透析膜孔,而大分子以对流方式,药物的分子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弥散对药物的清除。此外,CRRT治疗并不能直接将药物迅速从血浆中清除,导致药物的血浆浓度较高,应按未进行CRRT条件下相应的肾功能给予药物剂量。当Vd和PB很大时,RRT清除药物能力极为有限。

针对脓毒症患者,陈德昌教授指出:此类患者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半衰期延长,改变抗生素的蛋白结合力。有文献报道,阿米卡星治疗脓毒症患者时,常规剂量为15mg/KG,而在该研究中,使用的剂量为25mg/KG。此外,由于CRRT治疗过程中的机械因素,如:血液透析液的流速、透析液的浓度、透析膜孔的大小等,都影响看药物的分布代谢。

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陈德昌教授总结出患者接受CRRT时,常用的抗生素的推荐使用剂量。(图1,2)

图1

图2

最后,陈德昌教授指出:上述研究数据来源于大样本的临床验证。首先根据CRRT的模式,计算实际治疗剂量和药物清除率,明确药物的正常起始量和维持量剂量,检测并计算药物的蛋白结合率(PB),表观分布容积(Vd),清除率(CL),半衰期,通过减少每次用量(浓度依赖)和增加用药间隔(时间依赖)。重新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使抗生素的使用更为合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肾脏时讯》(ID:kidneynews)现场采写,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凯德传媒

《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

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会议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wah.com/ysph/1706.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